當地時間20日,聯合國貿易和發(fā)展會議(UNCTAD)推出了新指數——新一代生產能力指數(new generation Productive Capacities Index,PCI),為各國衡量其經濟進步提供了國內生產總值(GDP)以外的新指標。
UNCTAD將生產能力定義為“生產資料、創(chuàng)業(yè)能力和生產聯系的統(tǒng)稱,三者共同決定著一個國家生產貨物和服務的能力,關系著國家發(fā)展壯大”。
具體而言,生產能力有八大核心組成要素,分別是自然資本、人力資本、能源(電力)、信息和通信技術、結構性變革、運輸、私營部門以及機構設置。
PCI描繪了194個經濟體的生產能力,UNCTAD認為,與GDP等其他傳統(tǒng)標準相比,PCI衡量的不是產出,而是經濟投入和潛力,為國家的發(fā)展提供了更好、更多維的衡量標準。
UNCTAD的在線數據庫顯示,丹麥、澳大利亞和美國等發(fā)達經濟體的PCI普遍較高,以平均分70分(滿分100分)處于領先地位。
UNCTAD秘書長格林斯潘(Rebeca Grynspan)說:“任何國家的發(fā)展都離不開必要生產能力的建設,這是各國實現持續(xù)經濟增長、加快減貧、創(chuàng)造經濟多樣化和就業(yè)機會的關鍵?!?/p>
根據PCI,在發(fā)展中地區(qū),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總體表現優(yōu)于非洲地區(qū)。其中,中國、智利和卡塔爾等國家逐漸向發(fā)達國家的表現靠攏,平均得分61分。
不過,乍得、馬拉維和尼日爾等非洲經濟體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,PCI全都低于20分。同時,從2018年到2022年,盧旺達、塞內加爾和多哥等國家的PCI有所提高,但良好的表現并沒有提高其全球排名。
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(qū),巴巴多斯、多米尼加和巴拿馬在同一時期都取得了PCI的明顯進步。同樣,孟加拉國、沙特阿拉伯和東帝汶等亞洲經濟體的PCI也有提高。
但與此同時,也有發(fā)展中國家的PCI有所退步,例如吉爾吉斯斯坦、黎巴嫩、納米比亞、蘇里南和烏干達等經濟體。
UNCTAD表示,通過對生產能力八個核心組成部分的投入來衡量經濟,PCI更全面地分析了經濟潛力,同時強調了政策應聚焦的關鍵領域。加強這些領域的生產能力可以幫助各國實現長期的國家發(fā)展目標,并實現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等國際目標。
目前,安哥拉、埃塞俄比亞、肯尼亞、尼日利亞和贊比亞已經利用PCI制定了以數據為導向和基于證據的發(fā)展政策。在UNCTAD的支持下,柬埔寨、薩爾瓦多、馬拉維、莫桑比克、塞內加爾和津巴布韋等國也紛紛效仿。
UNCTAD非洲和最不發(fā)達國家事務主任阿基烏米(Paul Akiwumi)說:“新的PCI也有助于各國形成長期的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。我們可以通過PCI診斷阻礙各國實現貿易和發(fā)展?jié)摿Φ幕疽蛩?,例如在運輸、信息和通信技術發(fā)展、以及能源方面的關鍵基礎設施差距”。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bow-and-arrow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