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(記者 孫自法)施普林格·自然旗下學術期刊《自然-通訊》最新發(fā)表一篇行星科學研究論文稱,研究人員開展一項實驗室實驗的地球化學證據表明,火星中心可能存在固態(tài)內核。
該論文介紹,美國宇航局(NASA)“洞察號”任務的數據表明火星有一個液態(tài)內核。與地球內核相似,火星內核應該主要是由熔融鐵金屬組成,但它的密度較低,表明火星核心肯定含有大量其他較輕的元素如硫。研究者過去認為,火星核心溫度可能太高,無法使固態(tài)內核結晶,其形成鐵硫化物礦物內核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詳細研究。
在本項研究中,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、德國拜羅伊特大學Lianjie Ma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高壓高溫實驗,以確定火星內核中硫鐵化合物相的晶體結構和密度。他們研究認為,如果火星中心的溫度降到約1960開爾文以下(此溫度在該區(qū)域估計溫度范圍內),硫鐵化合物相可能開始結晶并形成固態(tài)內核。
論文作者總結表示,無論是現在還是不遠的將來火星一旦發(fā)生進一步冷卻之后,他們的這項研究工作都支持火星內部存在固態(tài)內核的可能性。不過,要確定火星內部是否存在固態(tài)內核,后續(xù)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地球物理學測量。(完)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www.bow-and-arrow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